优化能源供给体系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本月,优化园区贵阳海信电子光充一体化项目(一期)并网发电,源能力每日发电量可达8700度,体系提升预计年发电量约145万度。承载作为贵阳经开区推进“五优”改革中“优建设”改革内容,优化园区该项目满足企业绿电需求,源能力还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体系提升 今年以来,承载贵阳经开区在推进“五优”改革中深入实施园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优化园区着力完善生产性设施和生活性设施配套,源能力对园区供水、体系提升供电、承载供气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优化园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源能力其中,体系提升在供电板块,该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电源、电网、电量、电价、配售电”五项改革(“五电”改革),加快实施新能源项目,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优化能源供给体系,促进园区绿色转型,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 推进一项改革: 摸清产业需求 找准改革锚点 改革要精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发展需求。去年以来,经开区深入园区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用电需求,找准制约电力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 近年来,经开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电力需求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据统计,经开区2022年、2023年、202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分别达7.4亿、8.5亿、9.4亿度,占全区总用电量比例逐年递增。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电力消费量年均递增4.7%。同时,调研组通过对工业企业用电成本摸底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用电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电网建设方面,经开区待开发土地主要集中在花冠路、科技路(东段)、乌江路(西段)、六号路沿线。其中,花冠路、六号路沿线已配套建设综合管网,具备电力通道,但需加强专线维护力量;科技路(东段)、乌江路(西段)等路段需增建电力通道。 在能源结构方面,经开区当前电力供应以传统火电为主,新能源电源占比较低。虽拥有一批新能源消纳能力较强的企业,但存在部分工业企业对碳达峰、碳中和认识不足、谋划不够的问题。同时,经开区拥有大量屋顶资源,具备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优势。 奔着问题去,才能改出成效来。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经开区正在编制电力保障专项规划。该规划将科学预测电力需求,合理布局电源点和电网设施,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引导电力行业合理投资建设,优化电源结构和电网布局,提高市场化水平;合理配置电源,加快优化能源结构,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创新一套机制: 打通服务堵点 加快改革步伐 贵阳海信电子光充一体化项目(一期)在推进过程中,曾在购售电协议、调度协议签订等方面遇到难题,经开区积极对接供电部门,分别在两周内完成购售电协议和调度协议签订,并及时协调供电部门调度互感器为企业完成安装,实现并网发电。 该项目的快速推进,得益于经开区制定的跨部门协同机制。为推进“五电”改革,经开区建立了“1+4”服务机制。 ——“电”的保障综合服务机制。该机制的建立实现了多部门信息共享、问题收集和解决,通过多能互补能源结构优化和全周期用电服务协同,构建电价竞争力强、供电可靠性高、企业用能灵活的智慧电力服务体系,助力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 ——“电”的保障综合服务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研究分析经开区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情况,以及影响电力保障的重要事项,提出重点工作和年度安排,推动相关单位协同配合。 ——新能源布点和接入服务协调机制。通过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新能源项目布点和接入电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招商引资与用电服务跟踪同步机制。推动招商项目信息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享,用电服务提前介入、建设过程跟踪服务和运营阶段持续服务,保障企业用电;将配电网未覆盖建设地块纳入规划编制重点研究范围,组织谋划配电网项目。 ——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对接服务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对接服务,鼓励引导企业参加市场化交易。由供电部门梳理提供转供电主体名单,市场监管部门跟踪监管,确保转供电主体严格执行电价政策。 通过打出一套机制“组合拳”,切实提高改革实效。今年以来,通过“电”的保障综合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发现问题3个并全部解决;通过新能源布点和接入服务协调机制,建成3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动多个项目顺利开工;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对接服务,加强转供电监管,发现两家企业违规加价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同时,通过招商引资与用电服务跟踪同步机制,梳理配电网项目14个,其中10个拟争取纳入“十五五”电力规划。该机制实现部门共享招商项目、用地资源、电力负荷等信息,目前,经开区已根据项目建设用地情况,提出建设关键电力通道1条,保障沿线企业、招商项目和小区用电。 实现一个目标: 优化能源结构 促进绿色转型 “五电”改革实施一年多来,经开区电网建设持续推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企业用电得到进一步保障。 通过电网改革,经开区全过程保障企业用电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该区根据企业项目分布情况,已谋划配电网项目10个,线路总长度31.7千米;谋划电力服务保障能力提升项目1个,包括8个子项目,其中计划新建专线4条、电力迁改4条、专线改造6条。 在改革过程中,经开区聚焦清洁能源占比提升,结合工业企业电量消纳情况,实施了一批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一体化项目,为企业解决绿电指标需求的同时,降低用电成本,从电源端提高新能源发电比例,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优化能源结构。 为加快提高新能源发电比例,经开区引进贵阳广发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光储充能”智慧能源项目。该公司计划分期在小孟工业园建设规模100M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并依据企业用电需求配套建设储能、充电桩和能源管理项目。 截至目前,经开区已备案“贵州云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光伏发电项目”“玉蝶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光伏项目11个,已并网运行5个,已建成待并网1个,正在施工3个,其余项目正在积极准备。 按照项目实施计划,经开区2025年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预计达40MW,2026年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80MW,建成后年发电量约0.72亿度,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比例,满足企业绿色用电需求。 按自消纳量达60%核算,到2027年,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绿电占比预计提升26%,企业用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为零碳园区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经开力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城区近八成供水来自长江,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引江补汉开建
- 今天(1月3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和95号汽油调整价格
- 中国红木家具技术专家曹新民向全国家具人拜年
- 实力见证丨澳威门窗连续六年蝉联“铝合金门窗影响力品牌”
- 艺术彩绘玻璃的主要特点 该怎么制造艺术彩绘玻璃,行业资讯
- 新一代小金刚 REDMI Note 15 Pro系列本月发布
- KK少年2025早秋型动派 街头风混搭都市感
- KK少年2025早秋型动派 街头风混搭都市感
- 圣都&TATA木门携手18大品牌战略发布,构建未来整装新生态
- 昆仑润滑亮相链博会,赋能产业链韧性升级
- 纯碱市场早报,期货知识
- 2025意法半导体校企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 米家首款「超远外扩贴边」扫地机官宣 目前已开启预约
- SunTomorrow新品裙子 拥抱早秋的温柔
- 林伟华:AI赋能,让品牌进入消费者的目标清单(内附视频)
- 第二批厦门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项目公布
- 泉州纸尿裤企业转产口罩“跨界应援”
- 一男子轻信AI建议 溴化钠替代食盐惨遭3周住院
- 我县召开元宵节活动协调会
- 家有衣柜布局不合理会是怎么样?
- 搜索
-